2.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四课时-教学设计(表格式)-2025-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《化学》科粤版(2024)
更新时间:2025-11-08
资源科目:化学
适应版本:科粤版
适应地区:全国
文档类型:docx
文档大小:84.9KB
文档来源:21世纪教育网
文档摘要:
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.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.通过模型认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,利用模型感受离子的形成过程。 2.通过分析钠在氯气中的燃烧过程形成基于事实、获取证据、分析做出解释的探究能力,建立宏观、微观、符号相结合的物质认识视角。 3.通过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归纳出分子、原子、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: 1.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,知道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,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。 2.知道原子形成离子后什么改变什么不变。 3.归纳分子、原子和离子间的区别和联系。 教学难点: 1.归纳分子、原子和离子...
预览地址
以下为备课文档“2.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四课时-教学设计(表格式)-2025-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《化学》科粤版(2024)”的预览下载地址

更多相关课件:


